4007181001

最后一根棍子属于重庆这座山城的永恒记忆。

‘棒棒’,又名李哥,挑夫,是重庆特有的职业名称,上世纪90年代曾出没于重庆的大街小巷。重庆因地势而被称为山城,爬坡上坎是重庆人上下班的普遍现象,靠自己搬运货物,难度极大。帮人扛棍子的职业应运而生。 80后重庆人,应该都是重庆大棒从辉煌走向衰落的见证者。 1997年上映的电视剧《山城棒军》,剧中对棒球工作者的描写,已经让重庆观众对棒球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工作形式,其中的苦与累,都融入了棒与来的答案之中。 王迅在《山城棒棒军》中饰演辽贝壳,赵亮在《山城棒棒军》中饰演毛子。 在世界上,他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活了15年。一部纪录片在豆瓣诞生,评分高达9.7。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系列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比如《超级工程》(8.3分)和《舌尖上的中国》(9.3分)。 但这部讲述了一个伟大故事的影片,得分竟然比99分还好? 八月十七日上映的《最后一棒》是这部同名系列纪录片的电影版。影片在原作和后期后续拍摄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 在这个行业即将消失之前,一个男人扛起相机,把镜头对准了他们。 如果要把这个即将被时代遗忘的行业展现给大众,这个人就是本片的导演:何必费心? 一个选择自己职业的团战士。成本1300元,自编自导自演。 我是非科班出身,却能拍出这样一部触动内心最深处的软作品。 真是令人钦佩。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 没有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导演为何要运用参与式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投身棒棒这个行业? 老黄,河南,老干,老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赤裸裸。老黄师傅所表现出的无奈却又充满希望的态度,正是他在片中的原因,让人无法平静。 老黄今年65岁,1992年加入山城棒棒大军。 他是高级棒棒军。 老黄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 年轻时,他因为作文而被排挤。他找不到工作,也娶不到媳妇。后来,我娶了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 外出打工三年回家后,得知寡妇有了新的男人。 他想死,却发现自己不够格。 为了女儿,他到重庆干大事,一干就是20多年。自力巷是老黄居住的地方。 虽然距离解放碑不到300米,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像这个名字一样,靠勤劳节俭自食其力。 老黄住的房间只有门框,没有门。 不到4平方米的空间里,只有一张单人床。即使探进去,也会撞到挂在墙上的各种口袋,打转。因为出租屋被拆了,老黄搬了很多次,自力巷53号还是最好的。 ? 老黄省吃俭用,为人老实。 有一次他在人群中和他的雇主走散了。 他拿着几千块钱的化妆品等了5个小时,直到来到东家。当雇主要支付100元时,老黄只拿到了30元:说好的工资是20元,但等他一天耽误了我做其他工作,就多拿了10元。出门时,老黄为老家的很多事情发愁,比如赔偿款,自来水,房产证等。。。长期寄养在亲戚家的女儿,教育也出了问题他心里藏着三件艰巨的事--一是回老家办房产证手续,二是帮女儿还房贷,三是帮女儿带孩子。一直饱受磨难却依然向往如此真实的生活记录的人们,对身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群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 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却没有人有心思去了解他们的生活。 它们就像城市润滑剂,这样高速运转的齿轮就不会因为磨损而停下来。爬坡上坎,负重前行,30年来,大军人肩上,手上数十万根棍棒,带走了他们浸透汗水的岁月,带走了他们的时代,30多年来,有人看不惯他们衣冠不整,影响了城市的品位。也有人感慨,数十万棒棒用肩膀挑出了一个新重庆。 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需要的时候就大喊大叫喝酒。 当他们不需要的时候,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城市里的隐形人。 他们被默认为不需要礼貌和尊重的对象。但如果没有棍棒,朝天门批发市场也不会如此生机勃勃。 如果没有棍棒,重庆市民就不会有如此便利的生活。 不过,这样的说法已经是过去式了。 时光荏苒,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四通八达。如今的山城,基本告别了肩挑背扛的历史。它们就像塞班手机一样,逐渐衰落。 但细细思量,它们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市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却是几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虽然除了几个特定的地方,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也可能是这个职业最后的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