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感觉
《大国的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初以来的五百年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先后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大国,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角度分析了大国兴衰的成败这些不同章节的文字和片段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再看葡萄牙,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这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那么大。 一个15世纪人口不足100万的小国,对获取香料的单纯渴望,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就像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矗立在大海中央的璀璨灯塔,最终成为第一代世界强国。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是以人口和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展现的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自豪感。
看看中欧的德国,我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William III)曾说过:因为贫困,需要接受教育。在一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仅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的29名科学家就获得了诺贝尔奖。难怪德国总参谋长毛奇骄傲地说:德国的胜利已经决定在小学生的讲台上了!从这个讲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国家一直在发展,人类的短暂生命是一个国家的悠久历史是无法比拟的,人类的小小成就是无法与一个国家的伟大荣耀相比的。因此,培育下一代苗木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人类继续、永不熄灭的熏香,是世世代代国家精神传递的脊梁,德国正在以这种交换换取最终胜利。
在许多国家中,日本这个东亚岛国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暂时抛开他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暂时放下我们对中国的敌意。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这个小日本正以强大的国力站在我们面前。他曾经像我们的清朝那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时也受到西方列强的无穷无尽的侵略。
然而,面对同样的情况,他们看到中国的落后将被打败,否认崇拜带来的暂时稳定。他们迅速加强国家、改革和变革,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以惊人速度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事实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始终坚持团结,善于学习的国家,创造了今天的辉煌。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不禁想到自己,把国家锁在近代中国的政策让我感到难过,中国官员的梦想让我觉得可笑,中国腐败无能,欺负和害怕清政府让我感到可恨,我终于明白了鲁迅对落后中国悲痛欲绝的悲哀。
纵观12个大国的历史,我不知道拿破仑为凯旋门奠基时有多高兴,我不知道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男尊女卑时有多勇敢,我不知道罗斯福总统带领美国经历了一场血肉之躯的世界大战所付出的艰辛,但我知道,一个国家要崛起,首先要唤醒民族意识千里大堤,毁于巢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注定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命运。德国的教育,日本的谦虚,法国的自立,与中国的闭关自守,保守落后相比,很清楚,中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自己的胜败和生死存亡。百年大计,育人为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在我们看来耳熟能详的句子,经过长期的成败都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透过表面的美的现象,我们反问自己的内心,这些被世人尊重的精神和真正落实了多少?真正起到了多少作用?在我们的国家,这些都只是形式,装饰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有可能独立,才能赢得其他国家人民的尊重。中华民族需要在许多地方向其他国家学习。我们有弹性,但我们缺乏思考和内省;我们有力量,但我们缺乏动力和勇气。正如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勇气反省和忏悔一样,它最终得到了全世界的宽恕和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波兰集中营纪念碑前忏悔,真正体现了这种精神。这部纪录片的解释很好:勃兰特跪在地上,德国站起来!只有这样一位总统才能永远挂在史册上,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发光。只有正视历史,正视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
在实用主义方面,我们所做的比其他国家差得多,如浮夸、虚假的政治成就、表面的繁荣等等,实质上,我们不能真正增强国家的实力,因此,我们只能在面积和人口方面成为一个大国,但就实力和业绩而言,我们不能说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目前的第一页共2页。